北粳1604 | 亩产857.95公斤,百亩示范田测产告捷
2025年10月11日,铁岭县凡河镇二台子村的东亚种业北粳1604百亩示范田内,一场由辽宁省农学会组织水稻领域专家团队开展的实收测产验收工作顺利完成。经严格测算,该示范方128亩连片种植的北粳1604,按14.5%标准含水量折算,亩产达857.95公斤,充分展现了这一粳稻新品种的高产潜力。

品种优势突出:适配性强、穗粒结构优
北粳1604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自主选育,品种源自千重浪2号与港源8号杂交配组,经精心培育形成显著优势。从生长特性来看,该品种全生育期152天,适配沈阳以北中熟稻区气候与种植周期;株高103.6厘米,株型紧凑,不仅通风透光性好,还具备较强抗倒伏能力,有效降低后期产量损失风险。
在产量构成关键指标上,北粳1604表现均衡优异:穗长15.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6.0万穗,每穗总粒数116.3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3.3克,协调的穗粒结构为高产筑牢基础。
抗性品质双优:高抗稻瘟病、米质达二级标准
除高产潜力外,北粳1604在抗性与品质上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针对水稻主产区常见的稻瘟病,该品种两年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1.7、1.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达到高抗水平,可最大程度减少病害导致的产量损失,为种植户稳产提供保障。
米质方面,北粳1604达到部颁二级标准:糙米率82.2%、整精米率72.0%,出米率优势明显;垩白度仅0.8%、透明度1级,外观洁白透亮;碱消值7.0级、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蒸煮后食味品质优异,真正实现 “高产” 与 “优质” 协同,打破 “高产必劣质” 传统认知。

测产流程严谨:数据真实可靠,远超平均水平
此次测产验收严格遵循科学流程,确保结果权威可信。专家组在128亩连片示范田中随机选取3块代表性田块,采用机械实收方式收获,经装袋称重、去除杂质、测量实际水分含量等环节后,按14.5%标准含水量折算得出亩产857.95公斤数据。该结果不仅超越了北粳1604在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阶段的亩产水平,还显著高于当地中熟粳稻平均产量,有力证明了其在规模化种植场景下的稳定高产能力。
东亚种业实力彰显:品种丰富、推广成效显著
北粳1604的测产成功,既是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种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东亚种业水稻事业部深耕研发的成果。多年来,东亚种业在水稻品种培育与推广领域成果丰硕:截至目前,东亚种业水稻事业部已审定十新稻344、东科稻898、十新稻1799、金峰稻999、富友稻1615等一大批优秀的水稻品种,现有通过省级审定水稻品种数量54个、合作水稻品种数量27个、含国审4个。公司在辽宁拥有水稻种子生产基地2万亩,稳定的品种输出加速了优良品种的市场导入速度,为种植户的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的水稻品种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维度细分需求, 丰富度已经可以覆盖不同生态区的种植终端应用场景,种植范围基本覆盖中国北方,水稻种子产出的富友水晶米远销北京、海南、新疆等地。
从沈农系列到如今的北粳系列,公司水稻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其中沈农9816、沈农9903荣获辽宁省重大科技进步推广一等奖,北粳1705被认定为2022年度超级稻品种,是国家7个“超级稻”品种中唯一的北方粳稻品种。
未来,随着北粳1604在适宜区域的进一步推广种植,东亚种业水稻事业部将继续加大水稻育种科研投入,助力当地水稻单产提升、农民增收,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